查看原文
其他

今天,科幻为什么这么热?

王方杰 重庆瞭望 2023-11-09

10月22日,为期4天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落下帷幕。

国内外顶尖科幻作家、杂志主编、科幻产业代表,以及科幻和前沿科技领域专家学者,在此展开了一场思想的盛宴。

备受关注的科幻文学领域国际大奖——雨果奖揭晓;200多场主题沙龙、展览、派对等活动,为全球科幻迷带来了独特的科幻体验。

成都科幻馆开幕门票一票难求,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签名售书签到手软,成都人民的科幻热情真是让人羡慕!

近年来,科幻作品在中国不断升温。从文学到电影,从游戏到动漫,从线上到线下,科幻的影子无处不在,科幻话题的讨论热度不减。

科幻是什么?科幻为什么这么热?科幻热背后有什么深层逻辑?重庆又该如何在科幻热中抓抢新的时代机遇?

▲众多粉丝在成都科幻馆排队。/通讯员 董仁威 董晶 张帆 摄

科幻正成大热门。

科幻,简单地说,就是关于科学的幻想,又称科学的想象力。在文学艺术领域,科幻还被称为“最贴近现实的幻想艺术”。科幻一词源于西方,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,与两位知名的作家有很大关系:

1818年,英国女作家玛丽·雪莱创作的《弗兰肯斯坦》,成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。她因此被称为“科幻之母”。

《弗兰肯斯坦》讲述了一个探寻生命起源生物学家弗兰肯斯坦的故事。他有个病态癖好,借解剖尸体的工作便利,用人体组织拼凑了庞大怪物,并将怪物复活,复活后的怪物与他产生了强烈情感冲突,发生了系列惊险离奇的故事。这部科幻小说探寻了生命的起源,打破了西方对“上帝”的认知。

随后,法国作家凡尔纳出版《地心游记》《海底两万里》等科幻小说,科幻文学以独立的文学品种登上历史舞台,他被称为“科幻之父”。

在中国,最早的倡导科幻小说的两位作家,一位是梁启超,另一位是鲁迅,他们成为在国内推动科幻创作“开民智”的第一批有识之士。

1979年,童恩正在《人民文学》发表《我对科幻文艺的看法》,开创了中国科幻创作的新天地。

进入21世纪,刘慈欣的《三体》系列面世,国内科幻创作渐入高潮。

科幻领域标志性的事件,比如,《星球大战》创造了充满想象力的宇宙世界,引领了科幻电影的潮流;《流浪地球》上映,开启了国内科幻电影的新篇章;Alpha Go(阿尔法围棋)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,向人类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与潜力;《三体》则为科幻文学带来了新的高度……

这些关键事件代表了科幻领域和科幻作品中的重要时刻和里程碑,对科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中国科幻作品虽起步较晚,但发展速度较快,科幻热正在各个领域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快速升温。

众多省市正在科幻领域抢滩布局:北京每年斥巨资举办中国科幻大会,青岛建立了科幻影视作品创作孵化基地,上海、成都等地成为科幻热门城市。

引发科幻热的原因很多,科技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,随着科技日新月异,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探索也在不断深入,科幻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展示未来科技场景的舞台,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。

此外,现代社会追求高质量的生活,人们对科学技术和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,科幻作品恰好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想象力和未知事物的渴望,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。

▲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、何夕等出席成都世界科幻大会。/通讯员 董仁威 董晶 张帆 摄

科幻是篇大文章。

关于科幻的价值,很难用数字来衡量。一个幻想可能改变一个世界。

它的浅层逻辑是:幻想产生兴趣,兴趣推动实践,实践萌发创新,创新改变历史。

科幻就是科学的孪生兄弟。历史上大量的科学实践,都是建立在科幻或想象之上的。飞机、潜水艇、磁悬浮列车、月球探测、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模型、大数据、元宇宙……

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说,元宇宙已初步实现从科幻概念到产业落地。

科幻是篇大文章,目前看来,美国得分最高,它通过科幻作品或产品,将美式价值观进行全球推介;培育了庞大且极具竞争力的工业电影产业体系;对青少年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科学兴趣教育与培养,科幻的力量不可小视。

科幻的价值空间很大:

激发人类的探索精神。科幻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,不同于天马行空的“胡思乱想”,它促使人们思考未来的可能性,超越当前的局限性,通过描述未知的宇宙、科技和生命,激发人们对探索未知的渴望,这种渴望推动人类不断前进,探索新的领域和可能性。

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敬畏。科幻作品通常描绘了未来的社会、科技、文化甚至政治情景,这些情景对于人类思考和规划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,既让人充满希望,也让人充满敬畏。比如敬畏自然法则,对未来的想象和预测等,有助于人类对社会、科技和文明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准备。

促使人类不断自我反思。科幻作品提供多元视角来观察和理解世界,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看待世界,甚至通过将社会的要求和理想“戏剧化”“夸张”地表现出来,映照和影响社会现实,揭示人类自身的局限和不足,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。

科幻有助推动科技发展。科幻作品有时会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灵感来源,优秀科幻作品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和想象力,可以激发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精神,推动科技的进步。

当前,科幻作家关注的热点主要聚焦在人与宇宙、外太空的探索。此外,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宇宙探索、生物科技、未来社会等,也是他们关注的热点。

 
▲《零重力报》获得雨果奖“最佳粉丝杂志”。/通讯员 董仁威 董晶 张帆 摄
科幻具有大未来。

在笔者看来,科幻最大的价值在于关注青少年的成长。

在欧美发达国家,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就会接触大量科幻方面的书籍,引导他们对植物、动物、生命、海洋、太空等多方面的关注。

相较而言,中国孩子的书桌上,还是以唐诗宋词、奥数和故事类书籍居多,优秀的科幻、科学类的书籍还是太少了。

以科幻出版为例,目前国内科幻领域的专业刊物包括《科幻世界》《科幻大王》《世界科幻博览》等不到10种,每年出版的科幻图书在50种左右。而美国,科幻刊物就有60多种,每年出版的科幻图书超过2000种,相差巨大。

有人感慨,当下的学校和家庭教育,为何让孩子们张不开“想象的翅膀”?孩子们好不容易有个创意的想法,很容易被“成熟”的老师或父母一棍子否定、扼杀了。

科幻对青少年的成长意义深远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事关国家的前途未来,科学发展,特别是基础科学,原创学科,要从娃娃抓起,要从科幻启蒙。

培养科学素养。好的科幻作品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,引导他们关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,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。

培养创新思维。好的科幻作品可以拓展青少年的思维边界,鼓励他们思考未来可能的技术、社会和文化,培养他们的前瞻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。

培养合作精神。好的科幻作品可以引导青少年关注现实社会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,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,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。

培养跨界能力。好的科幻作品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,可以鼓励青少年跨学科学习和实践,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界能力。

培养社会责任。好的科幻作品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情感智力和人文关怀。通过关注人类命运和未来发展,科幻作品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。

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青少年一旦拥有了这些科学素养和兴趣爱好,就播下了科学的种子,很容易在人生的某个时刻,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所以说,科幻具有大未来一点也不为过。

▲峰会现场发布《科幻产业成都共识》。/通讯员 董仁威 董晶 张帆 摄
科幻是个大产业。

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,为发展科幻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。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将科技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
上游新闻项目总监、重庆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、科幻作家陈能雄认为,在此背景下,重庆可以借机加大对科幻领域和产业的投入,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。

事实上,在科幻这个领域,重庆与全国相比,差距比较明显。

比如,本次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场馆成都科幻馆,据说就花了9亿多元打造;四川每年对科幻赛事的投入,在4000万元左右。

比如,在重庆,科幻图书还没有进入中小学的采购范围,也没有进入农家书屋管配范围。而在四川,科幻类图书早已进入这两个领域。

再比如,四川不仅在省级层面有科幻学会,还在市级层面成立了成都市科幻协会,重庆目前依旧为零。在青少年的培养长线项目上,四川有想象力教育工程,重庆尚无。

还有个奇怪的现象,从重庆成长起来的科幻作家,大多去了其他城市。比如韩松去了北京,董仁威去了成都,就连创始并成长壮大于成都的《科幻世界》杂志社董事长刘成树、总经理胡世发,均是重庆籍人士。

重庆缺乏科幻的土壤吗?当然不是。也有好消息,今年上半年,重庆市作家协会成立了科幻专委会,算是有了相对专业的组织。此外,重庆大学首次开设了科幻方面的博士点,对科幻人才的培养将产生积极影响。

陈能雄认为,科幻是个大产业,值得大投入。科幻作品在满足社会价值的同时,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商业机会。

比如科幻作品给出版带来的市场机遇,目前在国内,北京和成都走在了前面。与科幻有关的影视作品,也正在蓬勃兴起。此外,科幻在文旅事业发展、创意人才吸引等方面都有巨大作用。

比如加强科幻原创扶持和人才培养。包括鼓励科幻文学、影视、动漫、游戏等多元化作品创作,建立科幻科学顾问专家库,搭建科技工作者和科幻创作者的沟通交流平台,促进科学技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转化。

引进国内外科幻领域的领军人才,举办科幻人才交流和培训活动。联合属地高校,建设科幻师资队伍,开设科幻专业课程,支持高校科幻社团。

面向属地中小学校,开展“科幻进校园”活动,开设科幻科普讲座、举办科幻创作比赛,培养青少年的科幻思维和创作能力。

建立和完善科幻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,加大对科幻产业的扶持力度,推动科幻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,形成完善的产业链。

▲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吸引大批观众。/通讯员 董仁威 董晶 张帆 摄
科幻需要大手笔。

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的大背景下,成渝地区可以加强联手,加大科幻领域的创新和合作,推动两地科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特别是在政府层面要有所作为,有大手笔。

建立起合作机制。成渝两地可以建立政府间科幻产业合作机制,通过政策对话、产业对接、项目合作等方式,推动两地在科幻产业方面的深度合作。

加强产学研合作。鼓励成渝地区的科研机构、高校和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,共同开展科幻领域的技术研发、项目联动、人才培养等活动,提升科幻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
打造科幻产业集群。川渝两地可以联合打造科幻产业集群,通过优势互补、资源整合、协同发展等方式,推动科幻产业向规模化、高端化、国际化方向发展。可以重点在打造科幻创意产业园、科幻图书和影视作品孵化、数字产品供给等方面加强联手。

加强国际交流合作。川渝两地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科幻交流与合作,举办国际科幻论坛、科幻主题活动等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、管理理念和优秀作品,提升成渝地区科幻产业的国际影响力。

培养创新人才。要以四川大学与重庆大学为引领,加强科幻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,鼓励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科幻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,提高创新人才的素质和能力。

具体到操作层面,还可以在两地全民读书活动中互推科幻书籍,将两地科幻书籍纳入全省市采购范围。举办成渝青少年科幻征文赛事,举办川渝科幻盛典,开展想象力教育工程等。

人类从科幻走进现实并走向未来,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,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,探索未知的领域,大力发展科幻事业,人类必将收获更多“意外的惊喜”,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
责编丨程正龙
责校丨郑钰潇 王祥
主播丨伏一晨
审核丨刘海涛

长期征稿,每篇稿费2000~10000元
投稿邮箱:cqliaowang@vip.163.com
往期精彩内容

● “养老焦虑”何处安放?

 专精特新,重庆大有可为

 重庆民企如何借“路”出海?

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
邀请加入读者群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